表里辨证
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浅深以及病势进退的辨证方法。
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,如皮肤肌腠对于脏腑而言,皮肤肌腠为表,脏腑为里;脏与腑而言,腑为表,脏属里;对经络中的三阳经与三阴经而言,三阳经属表,三阴经属里等。因此,对于病位,我们应当相对地理解。
(一)表证
表证是指外邪侵犯人体的肌表、口鼻、经络所产生的一~类证候。本证多因外邪(六淫、疫疠、虫毒等)从皮毛、口鼻或浅表经络侵入机体而致(表5-1)。
表5-1表证的病因、 病机、临床表现主要病机
临床表现
恶寒(或恶风),发热,舌苔薄白,脉浮,或见头身疼痛,鼻塞流涕,咽喉痒痛,微有咳嗽等
六淫、疫疠、虫毒等邪侵犯①外邪侵袭 ,卫气郁遏肌表
②邪郁经络,经气不利③邪气伤肺,肺气失宣
(二)里证
论,其基本特点为:病情较重,病程较长(表5-2)。
是指疾病深人脏腑、气血或骨髓所产生的- -类证候。病因比较复杂,很难一-概而
表5-2里证的病因、 病机、临床表现主要病机
原因不同
性质不同
临床表现
表现多种多样,但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证候为主。如:壮热不恶寒,口渴喜饮,烦躁谵妄,腹痛,便秘或腹泻呕吐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或白厚腻,脉沉等
病因
①表证不解,病邪传里
②外邪直中,侵犯脏腑③情志内伤,饮食劳倦等,影响脏腑、机制各异
气血④病理产物如痰饮、瘀血筛停聚
(三)半表半里证
半表半里证是指外邪由表人里的过程中,邪正分争位于半表半里所产生的一类证候。临床表现:病人发寒与发热交替出现,心烦喜呕,咽千,默默不欲饮食,舌苔薄白,脉弦等症状。
(四)表里鉴别
主要从寒热的表现,病程长短,舌象和脉象的情况上加以区分(表5-3)。
表5-3表、 里证鉴别表
脉象
舌象
证候
寒热表现
临床表现
病程较短,头痛,身痛,鼻塞,流清涕,咳嗽痰稀
病程较短,头痛,口渴,咽痛,鼻塞流黄涕,咳嗽痰稠病情较重,病程较长,症状较复杂,有咳嗽,心悸,呕吐
胸胁苦满,口苦,咽干,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
浮脉
舌淡红,苔薄白而润
表寒证
恶寒重,发热轻
表证
舌边尖红,苔薄白或薄黄而干
变化多,如:淡白、绛紫,黄,灰黑等
浮数
表热证
恶寒轻,发热重
沉
里证
发热不恶寒或畏寒不发热
半表半里证
弦
薄白
寒热往来(寒热交替出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