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诊的内容
一、望神
通过神志状况、面目表情、语言气息等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,意识是否清楚,反应是否灵敏、动作是否协调等,以判断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。临床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得神、少神、失神、假神及神乱五类。
(一)得神
“得神”又称为“有神”。病人神志清楚,两眼灵活,明亮有神;语言清楚,声音洪亮;面色红润,表情自然;肌肉不削,体态自如;动作灵活,反应灵敏;呼吸均匀。表示正气未伤,脏腑精气充足,为健康的表现;或虽有病,但疾病轻浅,预后良好。
(二)少神
病人目光乏神,面色少华,精神不振,思维迟钝,少气懒言,动作迟缓。提示精气不足,功能减退,多见于虚证或疾病的恢复期。
(三)失神
病人精神萎靡、目光晦暗、反应迟钝、语言无力、声音低微,表示正气已伤,病势较重,多属虚证、寒证、阴证,见于重病及慢性病。
(四)假神
病人久病、重病,突然出现某些短暂“ 好转”的现象,主要表现为:本已神识不清,却突然精神转佳,神志清楚;或本目无光彩,却突然目光转亮;或久病面色无华,,却突然两颧泛红如妆;或本不欲食,却突然欲进饮食;或久病懒言少语,却突然言语不休等。“假神”又称“回光返照”“残灯复明”, 提示脏腑精气将决,属病危,是临终死亡的征兆。
(五)神乱,
神志昏迷、谵语、手足躁动、淡漠痴呆等,多为正气已伤,邪气过盛,病邪深人,预后不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