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阴阳辨证
阴阳辨证是辨别证候病理类别的一-种辨证方法,也是八纲辨证的总纲。
1.阴证凡符合“阴”的一切属性的证候,称为阴证。里证、寒证、虚证都属于阴证的范畴。
常见的阴证临床表现:面色暗淡、精神萎靡、身重蜷缩、形体肢寒、倦怠无力、大便腥臭、小便清长、舌淡胖嫩,脉沉迟或弱或细涩。
2.阳证凡符合“阳”的一切属性的证候,称为阳证。表证、热证、实证都属于阳证的范畴。
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质红绛,苔黄黑生芒刺,脉浮数、洪大、滑实等。
常见的阳证临床表现:面色偏红,肌肤发热,心烦躁动,口干咽燥,喘促痰鸣大
3.阴虚证指人体的精血、津液等亏少,造成对脏腑器官滋润、濡养减少导致出现的阴不制阳的证候(表5-13)。
表5-13阴虚证的病因、 病机、临床表现主要病机
①阴不制阳,潜制不及
②滋润不及,充养不足
临床表现
形体消瘦,口燥咽干,潮热颧红,五心烦热,舌红,盗汗,失眠,大便干结,小便短黄,舌红少苔,脉细而数等
病因
①热病后遗
②杂病日久,耗伤阴液
③五志过极、房事不节、过服温燥之品等
4.阳虚证指人体的阳气虚弱, 进而对人体温煦、推动、气化作用减弱后所表现的证候(表5-14)。
表5-14阳虚证的病因、 病机、临床表现,
临床表现
主要病机
病因
①久病渐伤
②久居寒凉之地,阳气逐渐耗伤③气虚进- -步发展
④年高,命门火衰
⑤过服苦寒清凉之品
①阳气亏虚,失却温煦,寒形体畏寒,四肢不温,口淡不渴,或渴喜从内生
②阳气亏虛,气化水液失常
热饮,自汗,滑精,滑胎,
小便清长,或尿少浮肿,大便溏薄,面色苍白,舌淡胖嫩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等
5.亡阴证指机体内大量的阴液流失的一 种危重证候(表5- 15)。
表5-15亡阴证的病因、病机、临床表现主要病机
①阴液欲绝,阴不制阳
临床表现
大汗,汗热而味咸黏滞,如珠如油,身灼肢温,虚烦躁扰,口渴欲饮,面色潮红,.皮肤千燥皱瘪,唇干,小便短少,舌红千燥,脉细数无力
病因
①阴虛进一步发展
②高热持续、汗出不止、暴吐暴②阳热逼迫 欲绝之阴津外泄泻、严重烧伤等致阴液暴失
6.亡阳证指 机体阳气暴脱的一种危重证候(表5 -16)。
表5-16亡阳证的病因、 病机、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
主要病机
病因.
①久病阳虚
②暴病而致阳气大伤
③汗、吐、下、失血等致阳随阴脱
④中毒、严重外伤、痰瘀阻塞心窍等致阳
气暴脱.
7.阴阳证候的鉴别主要从面色、 发热情况、大小便、舌象和脉象着手(表5-17)。
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散,冷汗淋漓, 昧淡质稀,神志淡漠,肌失却温煦、固摄、推动肤不温, 手足逆冷,呼吸气微,面色之能
苍白,口不渴或喜热饮,舌质淡润,脉微欲绝
表5-17阴讦 和阳证的鉴别
续表脉象
舌象
大小便
大便秘结,舌 质红绛,苔黄黑生芒刺浮数、 洪大、滑实等小便短赤
四肢、身体等寒热情况肌肤灼热,心烦躁动
面色面色偏红
证候阳证
8.阴虚证和阳虚证的鉴别主要从寒热、 出汗的情况,舌象和脉象着手(表5 -18)。
表5-18
证候发热、出汗等寒热情况
阴虚证五心烦热,勱热,颧红,盗汗
阳虚证四肢不温,畏寒怕冷,自汗
9.亡阴证和亡阳证的鉴别:主要从汗的特点、四肢的温热情况、身体温度,舌象和脉象着手(表5- 19)。
表5-19亡阴证和亡阳证的鉴别
证候汗四肢
亡阴证汗热,味威,不黏温暖
亡阳证汗冷,味淡,微黏厥冷
阴虚证和阳虚证的鉴别
舌象
舌红少苔
舌淡胖嫩,苔白滑
脉象细数沉迟无力
脉象细数无力微欲绝
舌象红干舌淡白润
其他临床表现
身热,烦躁不安,口渴身冷,身凉恶寒,口淡不渴